黄冈师范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地处武汉城市圈内人口第二多的地级市,现有人口七百多万的鄂东大 市——黄冈市。黄冈史称 “吴头楚尾” ,西靠武汉,东邻九江,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、京广、京珠、沪蓉等交通大动脉贯穿全境。黄冈素有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,人文底蕴丰厚,英才辈出。这里有全国闻名的 “教授县” (蕲春)、 “报人县”(武穴)、“黄梅戏之乡”(黄梅)、“将军县”(红安)、“博士街”(蕲州)、“文赤壁” 、“四祖寺” 、“五祖寺”和黄冈中学;这里诞生了毕升、李时珍、闻一多、李四光、黄侃、熊十力、殷海光、王亚南、胡风、废名、杨度等历史文化名人;近现代革命史上,这里诞生了林彪、董必武、陈潭秋、林育英、林育南、李先念、刘华清、王树声、韩先楚、陈再道等一大批革命家、军事家,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。黄冈师范学院作为黄冈市第一高等学府,是鄂东这块人才宝地上孕育各类人才的摇篮。
黄冈师范学院是1999年3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,由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一所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。自1905年成立“黄州府师范学堂”,黄冈师范学院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年办学历程。
黄冈师范学院1905年创办的黄州府初级师范学堂,后更名为黄州府师范学堂。抗日战争期间,学校一度由黄冈县三解元(黄冈县泗泊河)迁址到新洲大渡村,并改名为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,开设普师、简师班,培养中小学师资。解放战争时期,学校曾几度迁移校址,1945-1947年由新洲大渡村迁至黄州,1947年到1948年又由黄州迁到汉阳,1949年再度迁回黄州,学校虽历经辗转,校名则始终是“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”。
黄州解放后,黄冈师范学校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接管,改为“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”;1949-1950年,普通师范和艺术师范合并,组建黄冈行政区立中学师范部;1953年7月恢复成立了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,广济师范学校并入;1960年,学校更名黄冈师范专科学校;1961年秋,黄冈大学、黄冈幼师撤销,60级学生共五个班并入湖北省黄冈师范专科学校。“文革”时期,学校复名黄冈师范学校,挂师范学校和进修学校两块牌子,1975年开始招收高师班。1977年秋,学校改名为“华中师范学院黄冈分院”,由省政府批准成为大专院校。1978年4月,经国务院批准,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专科学校,从此,学校作为正规的普通高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;1986年,学校升格为副地级;1988年,学校被评为首届“全国先进师专”。1993年,经国家教委批准,学校更名为“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”。1995年,经国家教委批准,省教委下文,黄冈教育学院并入,学校的教育功能和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。
1998年12月17日,该校的“专升本”考察评估以90%的高票通过专家评审,“专升本”获成功。1999年3月25日,经国家教育部批准,建立黄冈师范学院;2000年11月28日,黄冈师范学院在珠明山新校园隆重举行了“黄冈师范学院”的挂牌庆典,标志着黄冈师范学院的发展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。
黄冈师范学院2004年,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,成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首批通过该评估的高校之一。黄冈师范学院已成为省考试院公布过的2008年具有自考招生资格的32所院校之一。
2006年开始,先后与长江大学、上海师范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、武汉工程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,有联合培养博、硕士研究生118名。2012年4月学校正式招收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。
2011年10月,学校“申硕”成功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,它标志着学校提升办学层次实现了新的突破。
2014年初,黄冈师范学院成功与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完成合并,为创办综合性大学打下坚实基础。
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| 传媒与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| ||
---|---|---|---|
重点实验室 | 经济林木,种质改良与,资源综合利用,实验室 | ||
研究中心 | 鄂东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 | 小学美术,教师教育研究,中心 | 大别山,非物质文化,与人文艺术研究中心 |
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 | 大别山,旅游经济,与文化研究中心 | 大别山旅游经济研究中心 | |
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 | 儿童,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,与研究中心 | 古文献研究中心 | |
研究所 | 鄂东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研究所 | 数学建模,研究所 | 绿色,化工过程,研究所 |
不确定系统研究所 | 现代教育技术,研究所 | 大别山革命人物研究所 | |
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所 | |||
其他机构 | 广播电视业务,研究与发展中心 | 现代分离与分析检测中心 | 体质测试,中心 |
鄂东名人文化研究室 |
黄冈师范学院2008~2012年,学校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,参与国家“863”、“973”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4项,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2项,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2项,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,文化部、新闻出版署项目1项,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、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等省级项目37项。
2008~2012年年均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。
出版专著、教材174部,发表科研论文5546篇,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556篇,被新华文摘、人大复印资料等摘录或转载的论文150余篇,被SCI、EI、ISTP收录343篇。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1项,省部级奖18项,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1项。
黄冈师范学院学校国际交流广泛,已与美国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、英国、摩尔多瓦、韩国、新西兰、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有关高校与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,先后聘请了100 多位外籍专家学者来院任教、讲学。2002 年起,学校开始招收留学生。 自2007年起,实施“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项目”12项。
学校国际交流广泛,已与美国拉马坡学院、印第安那州立大学、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、南昆士兰大学、加拿大新加里东学院、英国诺森比亚大学、摩尔多瓦国立艺术学院等10多家国外高校与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,先后聘请了100多位外籍专家学者来院任教、讲学,先后派遣100多位教师赴国外进修、访问和讲学。2002年起,学校开始招收留学生。
黄冈师范学院至2012年,学校有教职工1176余人,其中有专任教师875人,其中教授、副教授400余人,博士、硕士450余人。有国家和省级各类荣誉专家30余人次。学校还聘请有来自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的100余名知名学者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为名誉教授、兼职教授、客座教授。
至2012年,学校有各类荣誉专家30人次,其中,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,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,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,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、第二层次人选2人,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,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11人,黄冈市学术、技术带头人2人,聘有外籍教师20余人。
省级重点学科 | 农业资源利用 | 教育学 | 中国古代文学 |
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| |||
校级重点学科 | 数学 | 中国语言文学 | 教育学 |
应用经济学 | 马克思主义理论 | 音乐学 | |
美术学 | 广播电视艺术学 | 物理学 | |
外国语言文学 | 体育学 |
学院名称 | 专业设置 | |
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| 本科 | 汉语言文学,汉语国际教育,秘书学 |
专科 | 语文教育 | |
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| 本科 | 法学,政治学与行政学,思想政治教育,社会工作 |
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| 本科 | 英语,日语 |
专科 | 英语教育,应用日语 | |
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 | 本科 | 国际经济与贸易,工商管理,市场营销,会计学 |
双学位 | 国际经济与贸易,工商管理 | |
专科 | 国际经济与贸易,会计学 | |
成人教育 | 国际经济与贸易,会计学等 | |
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| 本科 | 美术学,艺术设计,动画 |
专科 | 美术教育 | |
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| 本科 | 音乐学,音乐表演,文化产业管理 |
专科 | 音乐教育 | |
黄冈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| 本科 | 数学与应用数学,信息与计算科学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,软件工程 |
专科 | 数学教育,计算机及应用 | |
黄冈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| 本科 | 物理学,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,电子信息工程 |
专科 | 应用电子技术 | |
黄冈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| 本科 | 生物科学,生物工程,食品科学与工程 |
黄冈师范学院化工学院 | 本科 | 化学,应用化学,制药工程,化学工程与工艺,工业工程 |
黄冈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| 本科 | 体育教育,社会体育学 |
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| ||
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| 本科 | 广播电视新闻学,广播电视编导 |
黄冈师范学院,旅游文化,与,地理科学学院 | 本科 | 地理科学,旅游管理,土地资源管理 |
黄冈师范学院继教学院,职业学院 | ||
黄冈师范学院,国际教育学院 | 本科 | 动画 |
专科 | 动漫设计与制作,国际经济与贸易,计算机应用技术 |
黄冈师范学院学校学生在2011、2012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(MCM/ICM)中连续荣获一等奖、二等奖。
在“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”中连续10年荣获国家奖(其中连续8年荣获国家一等奖)
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、“CCTV 杯”外语竞赛、大学生“全国校园DV、摄影作品展”等重要赛事中都取得优异成绩。
在中国校友网发布的年度中国大学600强排行中,2007至2011年连续五年,学校均位列湖北省高校前20名,除部属院校外,一直在省属高校中稳居前12名。至2012年,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在90%以上,部分院系应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50%。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黄冈中学的前三任校长、黄冈所属十县市区80%以上的中学校长、副校长都是学校的毕业生。
党委书记 | 张盛仁 |
党委副书记 | 叶芃,李金奇 |
校长 | 叶芃 |
副校长 | 刘焕彬,龙政,彭锦,王芹 |
纪委书记 | 李金奇 |
党委常委 | 刘焕彬,龙政,彭锦,王芹 |
正校级干部 | 张正才 |
副校级调研员 | 张勇 |
——“尚师表、勇担当、秉诚朴、图自强”
“尚师表”是对黄师百年教师教育传统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凝练,是黄师精神的基石。
“勇担当”是黄师人责任意识和拼搏精神的生动写照,是黄师精神的核心。
“秉诚朴”揭示了黄师人特有的道德品质和处事风格,是黄师精神的特质。
“图自强”凸显了黄师人顽强、刚毅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意志,是黄师精神的精髓
校徽标志释义
黄冈师范学院1、本标志的整体造型传承了天圆地方之构架,象征着黄冈师范学院的博大精深。
2、标志整体基调为稳重大气的深蓝色,象征大海,象征了学院海纳百川、开放为学的优良传统,重视交流与合作的胸怀和气度。
3、内部主体沿用了篆体,借用楚文化纹样形式将“黄冈”2字变形成古代召集上课的工具“木铎”。含有木铎金声,金声玉振之意,又表示了学院历史悠久、世代传承,又给学院的学生以亲切感和归属感。
4、外圈的英文“HUANG GANG NORMAL UNIVERSITY”是黄冈师范学院的英文释意,数字“1905”指明了黄冈师范学院创办于1905年。
5、标志整体稳重、浓厚、大气、亲切。
厚德 博学 力行 致远
科学定位 内涵发展 特色强校 规范创新 就业至上
“十五”以来,学校先后荣获“全国绿化先进集体”、“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”、“湖北省安全文明学校”、“湖北省园林式学校”、“湖北省教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”、“湖北省‘楚天杯’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单位”、“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湖北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湖北省高校两课教学先进单位”、“湖北省高校成人教育先进单位”等荣誉称号。
截止2012年4月,学校先后荣获“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”、“全国绿化先进集体”、“全国模范职工之家”、“湖北省级文明单位”、“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”、“湖北省平安校园”、“湖北省省级园林式单位”等荣誉称号。2011年,爱心接力26年照顾百岁教师遗孀的师生群体荣获首届“感动黄冈十大人物”称号。
比较旧的一所大学,后来同学在读夜大本科 有此闲来无事 ,经常去找她玩 ,在后来她妹妹读的夜大也是在这 哈哈,虽然不是母校 但是对这次大学还是蛮有感情的
虽然我不是在延长校区读大专的,但是毕业后我却是在这里读专升本,如今刚开始没多久,是个插班生,希望顺利考上本科,上海大学加油!